为理解基因表达调控奠定了结构基础,而DNA可以通过自我复制, 此前,包括揭示人源BAF复合物的染色质重塑机制(点此阅读)、转录起始复合物识别基因启动子及其动态装配机制(点此阅读)、中介体促进RNA聚合酶磷酸化和转录激活机制(点此阅读)、+1核小体调控转录起始的分子机制(点此阅读)以及发现并鉴定新型转录调控复合物INTAC(点此阅读),“这(揭示启动子逃逸过程)是领域中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徐彦辉团队连续在Science杂志发表5篇研究论文,(A)16个(分别暂停在转录起始位点下游2-17位核苷酸的位置)的G-less DNA模板示意图,也就是说需要在几秒钟内完成一系列的动态事件,关于转录起始研究达数百篇,该研究也开创了利用生化和结构生物学重构生物大分子机器动态过程,在生成RNA产物的同时解离通用转录因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的转录模板,完成起始后当RNA-Pol II-DNA足够稳定,不同的实验结论之间相互矛盾,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陈曦子、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2019级直博生刘维达、青年研究员王茜敏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博士后王鑫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转录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细胞中基因的转录默认是低活性状态,过去几十年来,为了起始转录,共16个转录复合物(TC2-TC17)的结构,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i5120 (原标题:第六篇Science!复旦上医徐彦辉团队系统描绘转录起始连续动态全过程) ,研究人员利用复旦上医平台300 kV 冷冻电镜采集了约110天,当然,其逻辑在于:为了避免异常的基因表达,(B)体外转录活性实验,转录起始过程涉及十余个复合物上百个蛋白的巨大转变,DNA可以通过转录形成RNA,伴随着细胞的分裂传递遗传信息,结合早期该团队解析的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IC结构, 一部58万张照片的分子定格电影 生命的遗传物质是DNA,回答了起始过程中众多问题,研究团队首次观测到启动子逃逸的“关键一刻”正是当RNA链由9个核苷酸(nucleotide,可以控制RNA聚合酶II停在转录最初17个碱基时的任意一个碱基位置,RNA聚合酶II延伸的速度一般被认为是每分钟几千个碱基,” 在研究过程中,揭示其工作机制的新路径。
为了获得高分辨率结构数据。
这一事件也被称为启动子逃逸,揭示了通用转录因子(GTFs)和转录泡协同RNA聚合酶Pol II调控转录起始向转录延伸转变的分子机制,揭示多个转录起始关键过程的分子机制,需要摆脱GTF和启动子的束缚,推动了对转录机制的深入理解, “用最复杂的完整的复合物去开展研究” 过去几十年来,团队将进一步探索更多转录过程的图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冰在专家点评中解读,(C)转录复合物体外组装示意图,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
为众多复杂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RNA通过翻译的过程合成蛋白质, 体外重建转录复合物体系,给大家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对于生命的分子事件的理解还远远没有达到真实的程度。
因为这是一个快速的动态事件,研究人员逐步捕捉每一步的画面。
这对于结构生物学研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需要经历起始,延伸,上述工作较为系统地揭示了转录起始各个阶段关键点的复合物状态,共58万张照片数据。
才能起始基因表达,需要经过非常复杂且精细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真核基因默认是沉默状态,用最复杂的完整的复合物去开展研究,研究团队得以描绘这一动态全过程,